母亲的爱情
来源:一线牵婚介交友网 作者:寻梦 2011年7月1日
想告诉你关于母亲的爱情,尽管父亲母亲只是潮汕地区一对普通的农民,而且我一度怀疑他们之间并没有爱情,一度为母亲这么多年的勉强凑合而难受;然而一路走来,才渐渐明白平凡生活里母亲给予父亲的竟是如此美丽悠长的爱情……
都说潮汕地区的妇女勤劳贤惠,任劳任怨,其实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潮汕水土养育出来的潮汕男人大多带有与生俱来大男人主义,妇女们的勤劳贤惠则是在这种主义下带着宿命色彩培养出来,世世代代流传下来成为这个地区妇女的一大特点。
爸爸妈妈的故事开始于七十年代末期,是再老套不过的农村青年婚嫁故事。七十年代末的农村还处于饱饥不定的景况,幼年丧父又心高气傲的母亲受尽生活的辛酸,到了论及婚嫁的年龄,母亲一心要找位“不靠土地吃饭的”;爸爸当时是落魄的地主后代,在生产队放牛,本没有吸引人的地方,但是爸爸的姑母在香港!七十年代末,有一个华侨在外面,时不时寄来衣服和钱,生活景况自然比一般的农村家庭好一些。这是多么引诱人的啊!受尽艰难的外婆当然巴不得自己的女儿衣食不愁,经不住媒婆的嘴舌,答应嫁女儿了。
这些都是小时候,妈妈在灯光下边织毛衣边告诉我的,橘红色的灯光迷迷朦朦,灯光下母亲的神情是无奈与落寞;当我呵欠连连时,母亲总会以一句叮咛结束她的故事:女孩子啊,长大了一定要睁大眼睛自己看好看准了,千万不可以乱信旁人啊……我不明白母亲为何同我说这话;更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会一改平时的平静,变得如此的沉痛。长大后才明白那是“女怕嫁错郎”的无奈和“命中注定”的宿命感伤。
母亲是心气极高且极有远见极有能力的农村妇女,她的勤劳善干闻名乡里,是她们那一代人中的佼佼者。但是,父亲在他们那代人中却扮演着负面角色:懦弱,好逸恶劳,虚荣好脸,自私凶狠;更要命的是父亲格外重男轻女,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是虚荣又重男轻女的父亲使我过早学会恨,也是父亲的重男轻女使我发奋读书,我发誓远远离开父亲。
父母这样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生活在一起,平常人家该有的温馨在我的家中很是稀缺,父母争吵的画面填满我幼年时代的回忆,母亲的眼泪曾经深深打湿我不经人事的心灵。对父亲的恨和对母亲的同情伴随着我长大,带着母亲远离父亲生活是我童年最大的梦想,也是支持我不断上进的力量。
生活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忽然改变它的轨迹,一切都在伯父溺水身亡的那个春天改变了。
二伯父在韩江捕鱼时溺水而死。不知道是由于对兄弟的怀念还是由于对死亡的恐惧,父亲接连失眠,然后在所以人意料之外患上神经衰弱——这个可怕的病把父亲的理智掳掠而去,在我还懵懂之际,父亲发病时的疯狂和凶狠让我傻掉,然后我看到母亲断线似的泪珠疯似的往下掉,眼里是我从没见过的绝望和凄凉,那种绝望透过泪光在日光里穿透我的心脏,刺破我的灵魂,让我未经人事的心在瞬间读懂人间的凄凉和无奈……母亲哭着在上帝前祈祷:只要他平安,我什么都可以接受,什么都能做。
生活的轨迹就这样无情的转变,往后的日子,母亲一个人承担起家里家外的工作。父亲发病不敢下地,母亲就每天凌晨起床,踏着月光,赶到田地,赶在天亮前做完农活;然后赶往蔬菜市场,从别人手里买下当天的蔬菜,赶往市区出售,赚取家里当天的生活费;下午两三点空着肚子赶回家,匆忙吃过午饭,赶往临村――瞎眼的外婆需要母亲打理。做完后匆匆赶回,赶往田地接着早上剩下的农活――在别人围着饭桌吃晚饭的时,母亲才匆匆忙忙从地里赶回。每天如此,披星戴月,更是披满身心的疲劳。
父亲本来就很自私的一个人,现在更是不懂得体贴照顾别人。在80年代的艰难日子里,母亲经常自己不吃饭,把东西让给饭量大的父亲吃;父亲每次都是理所当然地接受,现在更是如此。下午两三点是母亲的午饭时间,而父亲则在那时候睡完午觉,于是就在母亲吃午饭时跟着吃,母亲怕他吃不够,宁愿自己吃不饱,把饭让给父亲。父亲每次都时乐呵呵的接受,从来没有考虑那是母亲当天的第一顿饭,而他自己已经吃过午饭了。如果某天剩得太少了,她就会干脆跟父亲说她在外面吃了,父亲会毫不拒绝吃掉母亲的午饭,而我知道节约得近乎吝啬的母亲是绝对不会在外面吃东西的。我心疼地埋怨母亲,别理爸,他象个惯坏的孩子,没有节制,可是她吃不吃,会把身体累垮的。母亲总说:我没事,你爸喜欢就让他吃吧……
那段时间我极其厌恶父亲,对他的自私,冷酷,对他的重男轻女,对他的病厌到了极点,不愿意跟他说话。一次跟母亲在地里干活,她说:我知道你不喜欢你爸,但不管他什么样,对你做了什么,他始终是你的父亲,生死都无法改变的事实,你没有任何理由恨他。就算没法爱他,你也应该尊敬他,不可以不跟他说话。
后来,父亲动了一次手术,之后他的排尿就不很正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排尿,总象小孩子一样尿床,一天会尿湿五六个裤子,严重时更多。说真的我实在没有勇气替父亲洗这些裤子,它们的腥臭让我不停的干呕。可是我看到母亲在午饭后匆匆赶着为父亲洗裤子时候脸上是多么倘然自在,没有丝毫的厌恶。我阻止母亲清洗它们,对父亲说,你就不会自己洗的吗?妈妈说我说傻话,一脸的倘然,一脸的平静。
再后来,当我面临读书与就业时,面对负债累累的家,所有的亲人都支持我放弃学业,我很不甘心做好了打工的准备,母亲看着我一大堆的荣誉证书,说,读吧,考上了不读是当父母的对不起你,考不上那就是你的事了,怪不得父母。债我们再慢慢还。
接到大学的通知书时,母亲愁了几天几夜,最后还是把我送来了。接下来的日子,父亲总会在别人面前无比骄傲的说他培养了一位大学生,母亲总是笑着不说话,而谁都知道我的大学路是母亲的血汗铺就的。
日子就这样过着,渐渐地我们也就习惯了存在的一切:合理的,不合理的。但是当母亲童年的伙伴看到母亲后惊呼:怎么黑瘦成这样了?怎么老得这么快啊!我在心痛中总会发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很多的白发……很多时候,看着母亲瘦弱的背影,我总偷偷掉泪——母亲啊,一个女人的生命到底有多大的韧性呵,才能够在这么多的风风雨雨中屹立不倒,这些年你如同灯塔,在一家人最黑暗的日子里给与我们光明的希望,带领一家人有惊无险勇敢闯过;是什么给予你如此的力量,是对儿女的爱还是对父亲的爱?抑或两者都是?
曾经有人开父亲的玩笑说,小时候是父亲养你,结婚后是妻子养你,命好的人什么时候都会好……父亲回家后乐呵呵的把那话告诉母亲,母亲看着乐呵呵的父亲,也跟着开心的笑着,边笑边说人家这是拿你玩笑的。我在一旁却笑不起,看着过早衰老的母亲,心痛的想:
母亲啊,作为妻子,你不仅仅用妻子的柔情呵护父亲,更用母亲般的胸怀包容他,用父亲般的坚强支撑他;在这个家中,本来应该是父亲做的事情,你都为他做了。你如同一棵不倒的树,撑开了父亲,撑开了我们家的阴凉岁月。
作为女儿,你足够孝顺;作为妻子,你足够贤惠;作为母亲,你足够无私;一切的不合理在你“嫁鸡随鸡,命中注定”的宿命观里都变得合理;父亲一切的自私,在你“生死无法改变”的爱情观里变得理所当然。走在现代的南国都市,看着来来往往的现代男女灯红酒绿的现代爱情,才渐渐明白,母亲啊,你在平凡岁月里给予父亲的是一份多么珍贵的真情与呵护啊!这其中有“嫁鸡随鸡”的命运认同,也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岁月感情,在平淡的岁月流逝中,你的爱情陪着父亲一路美丽。
你用生命在悠长的岁月里向我讲述了一个潮汕女人柔韧坚强的生命力和温柔多情的爱情,你的生命如此多情,如此宽厚。
可是作为女人,你生命里缺乏一棵树,一棵能成为你依靠的树:一个女人再怎么坚强也是需要呵护的和保护呵,母亲,我是如此心疼你脆弱的坚强!
母亲,就让我成为你的树吧,一棵坚强的树,你的依靠你的肩膀,父亲没给你的呵护我来给,父亲没做到的体贴我来做,父亲没给你照顾我来给,所有父亲没承当起的责任女儿来承担。让我为你撑开一片树阴,不再有风雨。阳光雨露中你就陪着父亲,在树阴里慢悠悠的生活着。
呵,母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