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登陆][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新手上路

您的位置:贵州一线牵婚介交友网 > 文章 > 奇闻趣事
发表文章

中科院团队在内蒙古发现亚洲已知最早圆柱齿鼠类化石

来源:分享于奇闻趣事  2020年7月15日

在古动物演化领域,传统观点一直认为已绝灭的圆柱齿鼠类起源于北美。不过,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科学家领导国际合作团队最新在内蒙古发现亚洲已知最早的圆柱齿鼠类化石证据,并认为亚洲存在发现更为原始的圆柱齿鼠类的可能。

记者14日从中科院古脊椎所获悉,该所李茜研究员等近期分别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古脊椎动物杂志》(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古生物多样性与古环境》(Palaeobiodiversity and Palaeoenvironments)和《古脊椎动物学报》上,在线发表了国际合作团队关于内蒙古二连盆地圆柱齿鼠类化石的多项研究成果论文。

李茜研究员介绍,圆柱齿鼠类是一类已绝灭的、半穴居或穴居类型的啮齿类动物,分布于亚洲和北美,化石在北美最为丰富、从下始新统到上渐新统都有发现。过去有关圆柱齿鼠类大量的研究都集中于北美,亚洲近些年来才有一些零星的报道,因此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北美是该类动物的起源和主要栖息地。

2005年以来,中科院古脊椎所王元青研究员等带领的国际合作团队对内蒙古二连盆地持续开展十多年的综合考察,包括岩石、生物、同位素和磁性地层学等方向。通过数年积累,在二连盆地发现多种不同时代的圆柱齿鼠类化石材料。

其中,在乌拉乌苏西剖面上发现的戈壁圆柱齿鼠,经过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学的研究确定其处于圆柱齿鼠类的基干位置,是亚洲已知最为原始的圆柱齿鼠类。戈壁圆柱齿鼠的发现不仅对早期圆柱齿鼠类在亚洲的演化提供新的化石证据,同时对圆柱齿鼠类起源提出了新的考虑。

国际合作团队还在额尔登敖包剖面和依和苏步地点的中、晚始新世地层中发现戈壁圆柱齿鼠、原阿尔丁鼠、假圆柱齿鼠和阿尔丁鼠等圆柱齿鼠类,晚始新世地层中发现的依和苏步假圆柱齿鼠是在中国首次发现、也是亚洲已知最为原始的假圆柱齿鼠类。

科研团队认为,内蒙古二连盆地不同层位中发现的不同种类的圆柱齿鼠类,这既表明圆柱齿鼠类在亚洲可能有其相对连续的演化序列,也为圆柱齿鼠类在北美与亚洲两个大陆之间的迁徙和交流研究提供新的证据。

“可以肯定的说,圆柱齿鼠类的起源和扩散比之前的理解要复杂的多。亚洲越来越多的圆柱齿鼠类化石的发现,对解决其起源以及不同大陆之间的交流有着重要的地位。”李茜说。


 

服务规模:贵州省第一家婚姻类网站
安全诚信:贵州省婚介行业知名品牌
专业团队:十余年婚恋服务专业经验
高成功率:每年促成上百对幸福婚姻
 
姻缘热线: 0851-28208800;28266102
15608528800(经理)
微信公众号: zyyxq126
经理微信号: zyyxq8800zhl
红娘牵线服务
金牌会员服务